共青團甘孜州委副書記袁雅遜。
  當袁雅遜遺體被送回家的時候,等候的親屬和同事無不落淚。
  查災歸途,33歲共青團甘孜州委副書記袁雅遜殉職塔公草原
  對於共青團甘孜州委副書記袁雅遜來說,11月26日本該是忙碌的一天:他要完成對4所學校的查災工作,並前往道孚縣配送救災物資、援建抗震希望學校。
  他的工作幾乎在車上完成。15點50分左右,他給同是副書記的陳琳娜打電話:“還有1000多件棉衣需要發放到塔公的學校,我們需要儘快落實這件事。”這是他生前打的最後一通電話。10分鐘後,他乘坐的白色越野車在從八美往塔公的歸途中,由於路結暗冰發生車禍,他因公殉職,另有1名駕駛員、1名工作人員重傷。
  他的生命定格在33歲。26日晚10點10分,他的遺體被送往生前所住的康定縣三江蔚城。他的同事、朋友和家人在那裡等著見他最後一面。
  意外
  查災回塔公途中越野車翻下6米深土溝
  康定“11·22”地震後,袁雅遜作為分管學校、團校和外宣的共青團甘孜州委副書記,幾乎一直在震區54所學校核災查災,並幫忙發放物資。
  26日下午,在連續跑了4所學校,與團省委、省群團組織社會服務中心抗震救災工作組前往道孚縣配送救災物資、援建抗震希望學校後,他乘坐的越野車在返程時距離塔公10公里處,由於路結暗冰發生車禍。
  據首先趕往現場的甘孜州人民醫院急救醫生介紹,越野車是在一段下坡路的彎道處出的事,“車翻下的土坡,距離道路有6米左右的深度。”
  2人被甩出車外司機重傷書記遇難
  出事的路段位於八美和塔公之間,當地人稱牛鼻山。“當時我們有兩輛車,雅遜哥和我在第一輛車上,我坐在后座,他坐在副駕駛室。”同車的益西彭措是來團委掛職的,當天一直和袁雅遜在一起。“我當時有些迷糊,突然就感覺車在不斷翻滾。”益西彭措說,等他反應過來,自己已跪在車內,前排兩人被甩出車外。
  隨後趕來的團省委工作人員立即撥打了120。急救人員趕到後,發現袁雅遜已經沒有了呼吸。司機王振峰左腎、脾臟破裂,隔肌撕裂,隨後被送往醫院,截至今日0時仍未脫險。
  還原
  最後微信:震後八美湛藍的天空
  地震後,袁雅遜一直在忙。華西都市報記者通過他的朋友和同事,試圖還原過去的16個小時,這個年輕幹部在震後的工作及生活。
  ●事發前16個小時
  發微信聊地震
  袁雅遜喜歡用微信,他在朋友、親戚、同事以及同期幹部培訓班裡,都建了微信群。11·25地震後,潛水幾天的他在培訓群里冒了泡。
  “因為都知道他最近跑在救災前線,25日晚地震後,大家都在問他怎麼樣。”同期學員徐佳說,袁雅遜很快回覆說,自己很平安,還開玩笑說,“好像開啟衝浪模式”。
  ●事發前5個小時
  工作行蹤:八美的天空
  事實上,他偶爾一句的玩笑話並不能代表他的工作狀態。袁雅遜的表妹吳小姐,甚至對哥哥有些抱怨:他總是工作和出差。
  26日早上,袁雅遜像震後的每一天一樣早早出發,奔波在查災核災的路上。早上10點40分,他發了最後一條微信。他拍下一張湛藍的天空的照片,寫道:震後八美的天空。此時,他正奔波在塔公往八美的路上。
  ●事發前10分鐘
  最後電話安排物資捐贈事宜
  26日下午3點50分,袁雅遜正從八美趕回塔公。車行至象鼻山附近,他給共青團甘孜州委副書記陳琳娜打了電話:“準備捐贈到塔公的那1000多件棉衣準備得怎麼樣了?我已經從八美回來了。”10分鐘後,陳琳娜接到噩耗。
  送別
  當誦經的聲音響起時,下雪了
  26日晚8點過,袁雅遜生前居住的三江蔚城小區里,一個靈堂正在搭建。晚上10點10分,一輛救護車載著袁雅遜緩緩駛入小區。此時,這裡已聚集了近百人,他們是袁雅遜的同事、朋友和親人。救護車駛入小區的那一刻,全場突然沉寂,大家遲遲不願推開救護車的門。
  近10秒沉默後,袁雅遜的親人打開救護車。“雅遜,回家了。”人群中,他的表妹說,聲音不大。但這足以讓全場的哭聲響起,又生生止住。人群里不斷出現“雅遜,回來了”的低吟。隨後,10多位雅遜的親人和好友將他抬入靈堂。雅遜爸爸站在兒子身旁,一身黑衣,形容消瘦,沒有表情和言語,只直直看著兒子。
  把雅遜安放好後,親人們開始送他最後一程。悲痛的哭聲從靈堂中傳來,而靈堂外的人們,都默默站著,肅穆地看著那扇關上的帘子。
  當誦經的聲音響起時,下雪了。
  生前
  他是工作狂 也是快樂的吃貨
  袁雅遜今年33歲。翻開他的履歷本,是一個典型的年輕人忙碌而快樂的奮鬥史。
  “可惜了……”躺在病床上的益西彭措紅著眼睛,給予領導袁雅遜這樣的評價:陽光,認真,踏實。而更多的人則用一個字來總結他:忙。
  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時,他曾前往玉樹參與救災。隨後,他任康定團委書記,之後任康定縣委宣傳部副部長。“雖然他是領導,但我們都喊他雅遜哥。”“西部計劃”志願者鄧曉霞說。這個大哥哥,拿過“全國優秀共青團幹部”等很多獎項。
  他的微博里對工作提及不多,倒有不少和吃有關的,他常給別人推薦美食。“成都最好吃的火鍋我知道,在科華中路有家鵝腸火鍋。”
  而現在,年輕的雅遜躺在那裡,和親朋好友們,永遠地告別了。華西都市報記者李鑫實習記者楊雪採寫 攝影郝飛  (原標題:震後八美湛藍的天空:雅遜,回家了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l94zlcc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